12月30日,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,总结2020年和“十三五”农业农村工作,安排“十四五”任务举措,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。
“十四五”:把握“十个字”的定位思路和六个关键词的重点任务
唐仁健表示,“十四五”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,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。“十四五”农业农村工作要按照 “保供固安全,振兴畅循环”的定位思路, 重点把握好 6个关键词,“保供、衔接、禁渔、建设、要害、改革”, 前四个是目标任务,后两个是支撑保障。
“保供”, 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。新发展阶段要努力实现高质量保供,既要保数量,也要保多样、保质量。“十四五”时期粮食产量要实现稳中有增, 确保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。采取多种经济手段,确保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。
“衔接”, 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要守住一条底线、健全一套政策。守住一条底线,就是不发生规模性返贫。健全一套政策,就是推动脱贫攻坚政策平稳转型支持乡村振兴。
“禁渔”, 即坚持不懈抓好长江十年禁渔。2021年起,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将转向全面禁渔持久战,要确保“禁渔令”落地落实,退捕渔民稳得住、不反弹。
“建设”, 即实施乡村建设行动。推动各地加快编制县域村庄布局和村庄建设规划,要把硬件建设好,要把软件开发好,持续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,推进农村移风易俗。
“要害”, 即 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 。种子方面,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摆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位置,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,早日实现重要农产品的种源自主可控。耕地方面, 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, 要稳数量、提质量,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,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 。 同时,要推进创新驱动、科教兴农、人才强农,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,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。
“改革”, 即围绕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,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,着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动力活力。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,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,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,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落地见效。
2021年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的第一年,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何在?
唐仁健将其概括为 聚焦两个确保,两个要害,两个开好局、起好步 ——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.3万亿斤以上,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;解决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;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、起好步。
一是奋力夺取明年粮食丰收, 确保 每个省份播种面积只增不减 。 农业农村部2021年 将继续向各地下达粮食面积、产量指标 ,推动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,完善玉米、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,加快推动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。
三是打好种业翻身仗要迈出坚实一步。 要制定 实施打好种业翻身仗行动计划 。启动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,实施新一轮畜禽水产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,建好农作物和海洋渔业两大国家种质资源库,加快推进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。推进科企深度融合,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。
四是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建设。 2021年和2022年我国 每年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、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500万亩。 我国还将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,建设200个集中连片退化耕地治理示范区,开展保护性耕作6000万亩。
八是继续 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。 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。
九是启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。 要 指导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全域全要素编制村庄规划, 特别是集聚提升类等建设需求量大的村庄,要优先编制。中央农办将协调有关部门实施 村庄道路、农村供水安全、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、乡村物流体系建设、农村住房质量提升等一批工程项目, 各地也要协调加大建设力度,持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,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,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。
十是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和农业对外开放。 “ 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规定的目标任务是截止到2020年,2021年要抓紧谋划推动新一轮农村改革, 着力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动力活力。”唐仁健介绍, 围绕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这个重大课题,各方面做了很多探索,但还没有完全破题。“十四五”时期要加大力度,争取实现突破。 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。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,完善承包地“三权分置”制度,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,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。
要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。 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, 努力在做好相关基础工作前提下,推动取得一批实质性试点成果。 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, 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,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,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。 要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。 精准调整优化支农政策,加快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,构建既适应金融市场规律、又符合农业农村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。
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落地见效。 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,落实好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的政策,加快推动土地、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,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、双向流动。
小编根据农业农村部网站信息、新华社专访、央视焦点访谈、经济日报专访和农视网专访整理
来源:乡村振兴动态参阅